·中國印制電路行業調查報告 |
最近,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對全國印制電路行業進行了統計、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內地取得營業執照的印制電路企業、覆銅箔板和其他各種原輔材料、專用設備企業以及相關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無論出資是國有、集體、個人、合資或獨資,共有1500家左右。其中,國有企業的數量銳減,而民營、獨資企業的數量激增,華東地區的發展速度最快。 現狀 2002年,我國PCB的產量比較保守的數據為5062萬平方米,銷售額為378億元人民幣。覆銅箔板(CCL)的產量為8390萬平方米,銷售額為51.91億元。我國CCL與PCB的產量增長均超過20%,而銷售額只增長了5%左右。銷售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新廠投產或老廠擴產,而單價的不斷下滑已經對企業產生嚴重影響。 我國電子電路企業分布情況 662家印制電路企業中:國有僅占11.03%,集體占29.91%,私營占22.66%,合資占17.98%,獨資占18.43%。其中華南占57.55%,華東占28.40%。 442家原輔材料企業中:國有僅占11.76%,集體占23.98%,私營占18.55%,合資占25.79%,獨資占19.91%。其中華南占43.89%,華東占40.50%。 283家專用設備企業中:國有僅占7.42%,集體占24.38%,私營占20.85%,合資占21.91%,獨資占25.44%。其中華南占51.59%,華東占34.63%。 其他電子電路企業中:PCB設計應用占9.09%,大專院校、研究實驗機構占13.64%,環保占19.70%,信息咨詢服務貿易占18.18%,電子設計軟件開發占24.24%。 按照企業的注冊資金或銷售額統計 中國內地電子電路企業中:500萬元以下的為小型企業,占52.46%;5000萬~5億元的為大型企業,占7.88%;5億元以上的為超大型企業,占2.04%;其余為500萬~5000萬元的中型企業,占37.62%。 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中,印制電路占43.38%,原輔材料占30.99%,專用設備占20.73%,其他占4.90%。 5000萬~5億元的企業中,印制電路占62.07%,原輔材料占25.86%,專用設備占10.34%,其他占1.73%。 5億元以上的企業中,印制電路占76.67%,原輔材料占23.33%。 中國大型電子電路企業的分布 中國大型電子電路企業按企業性質分類 合資企業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占31.43%,美國占17.14%,日本和我國臺灣省各占14.29%,新加坡和歐洲各占11.43%。 獨資企業中,我國臺灣省占36.05%,香港特別行政區占19.77%,日本占16.28%,美國占15.12%,歐洲占6.98%,新加坡占3.49%,其他占2.33%。 在2003年中國電子電路排行榜中44家印制電路企業的銷售額占662家銷售總額的41.35%。 產能過剩得到改觀 2002年由于各國PCB企業紛紛在中國設廠投產,尤其是我國臺灣省在祖國大陸的PCB企業建廠規模過大,擴產速度過快,使其開工率僅有產能的一半多一點,再加上受到整機(無論是手機、彩電)不斷降價的壓力以及近年國內出現專業化工序生產企業(專門加工CAD、鉆孔等企業)和以接訂單發訂單為主的公司、加之互聯網報價的出現加速價格的下跌等,造成產能短期內相對過剩,這種情況在今年將得到改觀。 關稅進一步下調 由于2002年10月之前,關稅倒掛,干膜進口關稅征收9元人民幣/平方米,電子級玻璃布關稅為12%,使企業效益嚴重受損。但從2002年10月1日起情況已改觀,在CPCA的努力下,干膜關稅已從9元/平方米下降為1.2元/平方米,電子級玻璃布關稅從12%下調為6%。2003年1月1日起干膜關稅再次下降為1.05元/平方米,而且環氧樹脂關稅也下調至8%。預計,干膜和電子級玻璃布等原輔材料進口關稅在2004年將會進一步下調。 發展 首先,中國持續高速發展的電子信息及汽車產業已成為中國印制電路工業高速發展的重要保障。2003年,我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將達到6320億元,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6400億元。2003年開始中國的汽車產量將會有更大的提高,預計可生產390萬輛,2004年將增至470萬輛,2005年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可接近日本,銷售量將達到543萬輛,逼近日本2002年580萬輛的業績。目前,中國的汽車成本中,電子自動化產品的比例約30%。因此,中國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將會為PCB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將會刺激我國PCB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 其次,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國PCB工業面臨著兼并轉制、行業重組的變化。預計2003年至2005年中國印制電路的產量仍然會以20%的速度增長,將成為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印制電路生產國。但是由于中國的印制電路已經進入世界市場,因此將會受到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新的挑戰;進口壓力加大,產業面臨更大沖擊;綠色材料、環保工藝、特殊材料和工藝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第三,中國PCB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要走向國際化。中國近年來PCB的主要產品,其產量、產值的絕對量已經由單面、雙面轉向多層,而且正在從4~6層向6~8層以上提升。中國的多層板產值是1995年超過單面板產值的,而多層板的產量是2000年超過單面板產量的,我們將對多層板與HDI板的產量產值分別進行調查。 近年來,世界各柔性板企業紛紛加盟中國內地,我國現已有柔性板生產企業50余家,隨著日本、美國和我國臺灣省區的柔性板企業的進入,單面、雙面、多層柔性板的產量、產值會迅速增加。不久的將來剛柔板一定會在我國迅速發展。 單面剛性板不會有大的提升,產量會有小幅提高,趨于平衡狀態,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逐步采用銀漿灌孔、碳漿灌孔等新工藝來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另外,還要重視世界新技術可能會給PCB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如:內部嵌入薄型無源元件的印制電路板已經在GSM移動電話中應用,預計近兩年會出現內部嵌入IC元件的印制電路板和在柔性電路板中嵌入薄膜元件;噴墨打印可能使PCB的制造成本降低;納米材料制作布線的新一代PCB已在世界上首次露面,它的出現將會降低PCB的介電常數,提升產品的耐熱性,對PCB的環保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 第四,中國的PCB產品市場正在全球化。2002年由于世界各國的廠商紛紛涌入中國,急于建廠擴產,加上國內企業的更新換代,兼并重組,使中國的PCB產品暫時供大于求,這加速了PCB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但2003年尤其近幾個月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新一輪增長又將在中國大地上出現。 建議 第一,標準是一個國家主權的象征,在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PCB生產制造大國時,必須重視制定中國電子電路相關的標準,最終應采用中國自己制定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CPCA標準,以此來體現、衡量中國電子電路行業水平,來保護和促進中國電子電路企業的發展。 第二,大力發展綠色材料和環保工藝。如何讓PCB減少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污染和威脅,如何面對我國即將出臺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止措施辦法”以適應國際市場,這也是我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第三,要更及時介紹世界電子電路的現狀及發展,尤其要更系統地介紹現代印制電路,包括覆銅箔板等原輔材料和專用設備的最新工藝、技術及材料設備的動向和趨勢,以使企業能更快了解、接近世界潮流。 第四,國產的一般專用生產設備基本齊全,只是技術檔次較低,僅能提供普通印制板加工用。對生產規模大、自動化程度高、精密度、可靠性高的設備還要依賴進口,尤其是數控鉆床、激光鉆機、自動印刷機、大噸位精密液壓沖床、真空壓機和光電檢測設備。國產的專用設備要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盡快提高檔次,更多采用國際先進制造工藝。 第五,提高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信息的交流、科技的創新、管理的提升等方面進行完善,使中國電子電路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
|